受惠於 AI 需求 工業製造業生產連12紅
2025/03/26 | By 經濟日報受惠於AI需求,經濟部統計處昨(25)日發布2月工業生產指數92.44,年增17.91%,製造業生產指數92.76,年增18.95%,兩者皆呈連12紅,雙雙寫下歷年同月新高。
前二月製造業生產指數94.59,為歷年同期次高,不過年增11.58%,與上月預估11.4%到13.8%相比,僅達到低標,是否意味生產動能增速放緩?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回應,預測還算準確,增速並未放緩。
至於2月是否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因素影響,黃偉傑指出,廠商大多表示,各種傳聞自去年以來就頻繁更動,所有預測仍是未知數,因此多仍在觀望。
展望未來,經濟部表示,全球經濟景氣持續受國際貿易措施及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惟隨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帶動半導體高階製程及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訂單持續增長,可望挹注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續成長。
經濟部預測,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0.5%~14.8%,預估第1季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1.2%~12.7%。
黃偉傑指出,資訊電子產業表現突出,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高效能運算、AI應用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熱絡,帶動12吋晶圓代工、伺服器等產品擴產,致前二月平均生產指數均創同期新高,分別年增17.97%及30.42%。
傳產部分,受市場供給過剩及海外同業低價競爭,部分廠商產線排修或減產因應,前二月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平均生產指數分別年減9%、1.8%。汽車及其零件年減11.62%,主因部分車款零件缺料及進口車競爭影響,加以部分汽車零件因客戶庫存調節而減產所致,機械設備業則受惠半導體先進製程積極擴充產能,年增11.32%。整體來說,黃偉傑表示,傳產在今年前二月表現有逐漸轉好,相信未來會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