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交部「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出爐 目標2029商轉

2025/03/17 | By 經濟日報

我國經濟部2018年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2019年推動沙盒實驗計畫,在各地展開測試。圖為台北市無人巴士。圖/台北市交通局提供
我國經濟部2018年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2019年推動沙盒實驗計畫,在各地展開測試。圖為台北市無人巴士。圖/台北市交通局提供

無人自駕巴士陸續在各國上路,我國經濟部2018年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2019年推動沙盒實驗計畫,在各地展開測試,至今已逾5年。交通部2023年啟動自駕車法規調適委託研究計畫,今發布「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為世界首個訂定完整安全指引的國家,目標2029年智慧運輸世界大會ITS實證商轉。

交通部交通科技及資訊司長黃新薰指出, 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內容涵蓋7大章節,包含前言、運行安全評估、自動駕駛系統屬性與應用、車輛基礎安全、聯網資通安全、自動化安全與運輸服務指標等,內容經交通部邀集產官學研各界召開6次工作坊討論實務應用可行性,並納入委員會進行13場會議審議確認後完成第一版,即日起公開於交通部網站。

黃新薰表示,為確保沙盒實驗條例維持其鼓勵創新試驗的初衷,該指引的初期目標以「車輛基礎安全」為核心,允許各實驗團隊根據自身環境與車輛特性,透過指引進行自我檢核,並提交自動駕駛系統的運行能力描述及測試驗證資料,強化沙盒實驗期間的運行安全,也逐步引導業者遵循未來商業化落地所需的安全規範。

黃新薰指出,目前國內已核准22(18車、2船、2機)案「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於各地進行無人載具科技應用試驗。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執行長周維果表示,18車當中已有15車完成階段性實驗,但目前仍與安全指引有一定程度落差。配合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這些案子將來有機會商轉,這也是為何針對自駕公車訂定安全指引。

針對自駕車失能風險,周維果指出,此次指引涵蓋車輛基礎安全,包括燈光、剎車和車身結構,另外,網路、車聯網驗證、車與車之間聯繫等也都要有驗證標準,確保不會被駭客入侵,以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