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府翻轉傳產業 建構國際級智造生態系
2025/03/11 | By 經濟日報在全球工具機技術飛速發展的浪潮中,工研院與台灣光罩共同開發的「H型鋼構雷射銲接技術」,成功將傳統鋼構製造帶入全新世代,凱鴻鋼鐵率先導入使用的「H型鋼構雷射焊接技術」,讓鋼構生產從過去需時20天,驟減至3天,產能提升5倍,並有效降低80%的碳排放量。
這項突破性技術不僅獲得2025國際愛迪生發明大獎,更讓總統賴清德視察時驚嘆其顛覆產業生態的潛力。過去,H型鋼在建築、橋樑、機械結構中扮演關鍵角色,但傳統焊接工法耗時、耗能,製造成本高昂,已成為產業升級的瓶頸,這套創新技術,不僅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更能以智能化焊接精準掌控品質,迎合全球對高效能、低碳排的綠色製造趨勢,堪稱一場產業革命。
臺南市長黃偉哲指出,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展現臺南在傳統產業創新上的卓越能力,更凸顯當地隱形冠軍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長期以來,臺南一直是台灣最具國際視野的城市,最早與全球貿易接軌,並憑藉堅實的製造基礎,逐步發展成為台灣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
特別是在工具機、精密機械與零組件製造領域,臺南擁有完整的供應鏈體系,許多企業獲選為經濟部卓越或潛力中堅企業,其技術與產能不僅支撐國內市場,更成功打入國際供應鏈。此次「H 型鋼構雷射焊接技術」的全球首發,再次證明臺南產業鏈具備不斷進化與創新的韌性,為傳統製造業帶來全新契機。
該項技術落地應用的背後,是臺南市政府對於產業發展的長遠布局,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代理局長蕭富仁表示,為推動區域均衡發展,市府積極推動產業園區建設,透過產官學研的資源整合,打造產業群聚效應。其中,作為臺南北部產業升級重鎮的柳營科技工業區,自成立以來吸引眾多精密機械、金屬加工與半導體周邊產業進駐,成為南台灣高端製造的核心據點。
目前,柳科已進一步導入智慧科技系統,提升園區管理,包括環境監測、空氣品質與水質管理,以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產業聚落。此外,園區正積極推動第三期開發計畫,配合行政院與國科會推動的「大南方新矽谷」發展政策,未來將成為台灣智慧機器人產業的核心組裝基地,透過供應鏈整合,打造國際級的智慧製造生態系。